城市治理既要“面子光”,更要“里子暖”。一直以来,浒墅关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精细化城市管理触角,不断延伸至街头巷尾,精心雕琢微角落,守护城市小美好。
清“癣”焕颜,多维治理破解城市“牛皮癣”顽疾
近日,面对城市“牛皮癣”治理难题,综合行政执法局打出“巡查+整治+教育”组合拳。通过错时巡查锁定高发区域,及时清除乱张贴,为街巷洁面美颜。在辖区某商业街整治现场,执法队员一面用铲刀清除卷闸门小广告,一边向商户讲解《市容管理条例》。针对快递车变身“移动广告牌”现象,发动骑手成为流动监督员,提出骑行前自查倡议。同时,执法队员运用定岗值守等举措找寻乱张贴当事人,开展教育宣传,并责令清除张贴广告,从源头上形成齐抓共管格局。半月来共计清除81处乱张贴、整改49处橱窗广告、劝导收回33处地脚牌,街道环境焕然一新。
拓位纾困,精耕细作化解停车“老大难”问题
非机动车一位难求的民生痛点,在“执法蓝”的“铁脚板”下得以破题。针对部分企业职员为图方便选择在单位门口或道板周边停车,致使违停频发现象,执法队员“地毯式”统计现有停车位与城市闲置地块,巧心施展“空间魔法”,于文运路、白鹤山路及浒泾路新增多个矩形停车框,切实缓解企业停车压力,令市民“有位可停”成为常态,引领秩序回归。自今年以来,浒墅关“执法蓝”已在企业周边、人气商圈及景区附近施划500余米非机动车辆停车位,营造了更加便捷有序的出行环境。
疏脉通络,全链条治理共享单车“淤积症”
过量共享单车不仅占用市民停车余位,造成相关站点附近停放压力,还对城市交通秩序造成影响。面对共享单车“潮汐式淤积”难题,综合行政执法局分阶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“立查立清”全方位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,畅通城市脉络。执法队员联系相关运营企业负责人,耐心开展法律法规宣传,要求按照规定配备运维人员,强化清理调度。为减少乱象回弹,执法队员对共享单车违停高发点位开展动态巡管,及时发现并劝阻违停行为。截至目前,共计整改200余处违停及积压场景,切实转“就近取、随意停”为“框内取、入栏停”。
从星罗棋布的停车框,到光洁如新的商铺立面,从井然有序的地铁口,到清爽宜人的背街小巷,“绣花功夫”织就城市治理新图景,内外兼修的文明新韵悄然绽放。